新書推薦:Time and Temporality in the Network Society

Hassan, R. & Purser R. E.(2007). 24/7:Time and Temporality in the Network Socie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本書的主題是「時間」,乃從時間概念出發,談資訊傳播科技與社會的互動。

編者集結十三篇相關領域學者撰寫的論文,並將這十三篇論文分為四主題,依序舖陳當代社會的「時間」樣貌。

新書推薦:No time to think

Rosenberg, H., & Feldman, C. S. (2008). No time to think: The menace of media speed and the 24-hour news cycle. New York: Continuum.

本書以速度的觀點剖析在24小時的新聞循環中的有線電視、平面媒體與部落格新聞,指出當前的媒體對速度的追尋如何對新聞內容以及閱聽人的思考及行動產生影響。

作者認為,由於當前有線電視與網路對於資訊的需求不斷,導致新聞報導的不真確。而傳統媒體與部落格等新媒體的互動,亦對新聞工作產生挑戰。


新書推薦:Film and televis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Internet

Andrew Sparrow.(2007).Film and televis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Internet : a legal guide for the media industry: Gower Publishing.

沒有任何一個商業領域能比電影、電視產業,受到提供網路服務的電腦、PDA與手機的影響更來得戲劇化。網路不斷創造行銷與配送電視與電影內容的新方法,不只吸引了電視台與製片人的目光,也擴及新聞組織、網路及手機公司等全新領域。本書聚焦於英國與歐盟法在網路影視銷售的實際應用,例如合約期限和版權對工作室、 廣播機構、銷售代理商、分銷商、網路服務提供者、電影融資人和線上電影零售商的影響。而在商業層面,則運用在以顧客為基礎的服務上,諸如保護與利用智慧財產權、新內容平台的參與、內容集結商的策略合作協議、資料與消費者保護、付款、網路廣告與行銷,以及授權等方面。在此一領域,公司經營的機會,如同法律爭議一般非比尋常。對於想了解複雜的規範、契約、版權與消費者法令的讀者,本書著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發點。

新書推薦:電子夢境與美國的電腦文化

Friedman, T.(2005). Electric dreams : computers in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以電腦為主題。電腦相關的媒體研究多為網路研究,電腦作為一種媒體卻常常被忽視。作者除了討論「電腦」這個科技,也著重探討這個媒體深植的文化意義。電腦和其他媒體的差別在於,我們仍可以觀察到電腦的社會過程—不是所有人都把電腦當作生活的一部分。


新書推薦:Integrating Semantic Applications and Web 2.0 Technologies

Miltiadis D. Lytras&Patricia Ordonez de Pablos(eds.).(2009).Social Web Evolution: Integrating Semantic Applications and Web 2.0 Technologies. Idea Group Inc (IGI).

由於近年來語義技術的進步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有其目標性的應用,因此在社會脈絡中知識、學習與人類發展的效用,有越來越多的發展機會。此書主要探討web2.0的發展潛力,以及和它一起協同作用的語意網絡(Semantic Web),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應用,以供學者、從業者、以及決策者對web2.0和社會網絡的認知建構,這本書強調將實際問題的應用,融入社會語意的網絡技術。

新書推薦:Civic life online: Learning how digital media can engage youth

Bennett, W. L.. (2008). Civic life online: Learning how digital media can engage youth. London: The MIT Press.


當虛擬世界成為青年投身的場域,它除了作為娛樂工具外,是否也帶來公民表現或政治參與的契機?面對一股視青年政治冷漠的看法,本書開啟另一個視角,以線上遊戲社群、音樂檔案分享、線上請願等事例,來檢視當代青年如何積極參與社會,且為公民表現、政治參與內容重新定調。

新書推薦:可用性與遊戲設計的王道

Isbister, K., & Schaffer, N. (2008). Game usability : advancing the player experience. San Francisco, Calif. Oxford: Morgan Kaufmann ;Elsevier Science.
 

本書介紹HCI與使用者研究中的熱門議題-遊戲與可用性(usability)。由其是可用性在HCI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標,從圖型化介面到使用者導向的設計,都必須考慮到使用心內心的感受與使用時的易用程度。許多的研究也都指出,可用性與有用性(useful)是軟體或內容受使用者青睞的主要關鍵,尤其是遊戲設計者,更不能忽視好玩與易用的等"王道"。

新書推薦:China'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volution

Zhang, X. L., Zheng, Y. N(2009) (eds). China'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volution: Social changes and state responses. Routledge.

近年來,中國經歷了一場資訊與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革命:不僅電信市場已於2003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截至2008年2月,中國網路使用者亦為世界最多,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資訊技術產品的供應商。但是這些變革的背景卻發生在專制政體與黨國嚴格的審查制度之下。故本書檢視中國資訊與通信技術的革命,探討中國轉變為一個資訊豐富和通訊密集的社會時對其社會、文化與政治的影響。中國資訊與通信技術的成長促使了許多人對於政治轉型或民主化的推測。

新書推薦:Digital Storytelling Around the World

Edited by John Hartley and Kelly McWilliam (2009). Story Circle: Digital Storytelling Around the World. Wiley-Blackwell .

本書首次集結世界各國的數位敘事研究,帶領讀者探索重要而瞬息萬變的數位景觀。「誰」在「哪裡」說「什麼」故事,仰賴何種條件,以及故事將會帶給人們怎樣的視覺與聽覺感受,都是此書探討的重點。從中國、巴西到西歐與澳洲,本書不僅追蹤故事如何被說,亦探討故事在數位時代中被複述的相關歷程。

新書推薦:building our sociotechnical future

Johnson, D. G., Wetmore, J. M. (2009). Technology and society: building our sociotechnical future. The MIT Press

本書為一選集,由幾位學者Freeman Dyson、Lawrence Lessig, Bruno Latour和Judy Wajcman為讀者介紹近來的科技/社會關係,闡述理論框架,說明社會與科技彼此如何互相型塑。

選集著重說明科技、社會與價值的互動。藉由此書鋪陳的科技與社會理論框架,作者們也從中進而討論全球化、安全與隱私的平衡、環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發展中世界的貧窮等議題。


新書推薦:Active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Learning

Carol Packham.(2008). Active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Learning .Learning Matters.

‘’Youth and Community Worker”計畫的實踐經驗,探討如何使主動公民權利與社區學習,成為探索社區機構參與、工作的角色。此書及時提供社區工作的文本,主要探討聚焦地區在英國。

新書推薦:Participative Web and user-created content

Vickery, G., Wunsch-Vincent, S.,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7). Participative Web and user-created content : Web 2.0, wikis and social networking. [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由使用者提供內容的網路媒介,幾乎成為了當前最主要的「新媒體形式」與「商業模式」。因此,國際上主要的經貿調查單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便於2007年的研究報告,首次針對「參與式網站」(Participative Web)以及「UCC」(user-created content)進行了國際性瞭望。

新書推薦:我們活在後電影時代

Kolker, R. P. (2008). The Oxford handbook of film and media stud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我們活在後電影時代!」(we are living in the late age of film)-Boulter, J.
本書主要集結歐美國際性知名學者及影像工作者,共同撰述的一本「電影與媒體」研究方面的教科書。雖然名為教科書,但每篇文章份量十分,學術研究性質很強,介紹了許多重要的影像研究與藝術評論,是少見與視覺及影像有關的學術性討論。
本書總共有二十章,題材從電視、動畫、數位藝術等都有。尤其,該書收錄了幾篇非歐美等地的電影研究,例如亞洲、印度及拉丁美洲等等,非常適合傳播學院的學生作為基礎或入門讀物。

新書推薦:iPod的哲學思考

Wittkower, D. E. (2008). IPod and philosophy: ICon of an ePoch. Chicago, Ill: Open Court.


本書為首本探討IPOD的學術性書籍,多位學者從馬克思、維根斯坦、海德格等哲學觀點,一直到延伸到樂理學、色彩學與美學的思考,探索「IPhenomena」所帶來的物質性、體驗、形象、符號、意義、認同(iDentiy)等,十分有趣和啟發性。

新書推薦:Lost in cyburbia

James Harkin (2009). Lost in cyburbia : how life on the net has created a life of its own: Knopf Canada


20世紀初,緩慢但穩定的人口從內陸城市外流到郊區。目前,我們正目睹一個類似新世紀到來所產生的轉變。隨著個人電腦、移動通訊設備和網路近用等新技術的傳佈,我們的文化正參與了大規模的電子遷移,而James Harkin christens將最終目標命名為“Cyburbia” – 乙太網路,在我們生活中佔據許多時間的地方。

新書推薦:時間與空間的文化


Kern, S. (2003).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With a new prefa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作者,可恩(Stephen Kern)為歷史學家,在《時間與空間文化》(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一書
中,介紹了在工業革命之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1880 至 1918年間,科技、交通和通訊的發展如何改善與影響人的生活,甚至改變人對時空的觀念:人對空間不再侷限於小小地點,而是向外延伸;人對時間的概念也不只有當地一個時間,更有其他地區時間(相對於當地時間)。 鐵路推波助瀾了人們對時間的觀念,由於進了電子時代,有電了之後,人們對白天黑夜的概念變模糊,電報(telegraph)的誕生,實體傳遞也不再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人們產生相對的時間與空間感。

新書推薦:Web 2.0如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An De Jonghe.(2008).《Social Networks Around The World: How is Web 2.0 Changing Your Daily Life? 》.BookSurge Publishing

在今日只要有IT設備,社會網絡就可以環繞各地,究竟Web2.0怎麼改變我門的日常生活?作者提出指南,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在這個不斷成長、改變的網路之中生存。這本書從幾個獨特角度出發:社會網絡的創始人、社會網絡專家使用者─包含部落客、技術的新聞從業人員以及普通的使用者。提供不同地區、國家的社會網絡市場概覽。在虛擬的網路數據資料庫,比較這些地域範圍內不同市場的互連與趨勢,也使讀者得到社會網絡發展可能性及潛力,更好的洞見。

新書推薦: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本書提供了人機互動的研究者一些必要的準則,從理論到實務的角度去幫助了解、預測、控制使用者。

研究不但涵蓋最新的HCI研究問題,研究的平台更橫跨移動裝置、網路、桌面平台等。

新書推薦:Multimedia transcoding in mobile and wireless networks

Ahmad, A. M. A. & Ibrahim I. K. (2009). Multimedia transcoding in mobile and wireless networks. Hershey, Pa. :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field of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and mobile video has grown in attraction. As the number of networks, types of devices, and content representation formats increase, the need for multimedia transcoding in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 intensif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seamless interaction between content creation and usage.